发布时间:2025-01-09 热度:9
游客被困,求助无门?
近日,有网友爆料在邵阳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惊险遭遇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该网友称,自己与同伴游览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时,因没找到下山路受困山顶,本以为能通过景区救援电话和紧急求助设备获得帮助,可现实却令人绝望。
从网友晒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,拨打景区服务热线和救援电话,传来的只有 “对不起,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” 和 “暂时无人接听” 的冰冷回应,景区设置的 SOS 紧急求助设备也形同虚设。在孤立无援之下,3 人别无选择,只能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徒步 30 公里原路返回,期间的艰辛与疲惫可想而知。
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发酵,不少人对景区的应急保障措施提出质疑。毕竟,游客身处景区,景区有责任和义务确保他们的安全,救援电话与紧急求助设备是游客遇到危险时的 “救命稻草”,一旦失效,游客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巨大威胁。究竟是景区管理疏漏,还是另有隐情?公众期待一个合理的解释。
景区回应:网络故障惹的祸?
6 月 6 日上午,景区工作人员针对此事回应媒体记者,称景区电话其实是可以打通的,可能是山上网络出现故障导致目前的状况,目前正在全力维修中。当记者重新拨打网友视频中曾未打通的两个号码时,第一通电话在几声 “滴滴” 后,有工作人员接听,表明是景区服务热线电话;而第二通景区救援电话则依旧处于无人接听状态。
景区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进一步解释,工作时间内,即从早上八点钟到下午五点半,景区电话都有专人值守,随时接听,不会出现打不通的情况。“如果是晚上拨打,由于我们五点半下班,可能无人接听,但白天正常工作时段肯定没问题。”
对于游客反映的救援电话和紧急求助设备均失效的问题,工作人员将原因归咎于山上的网络故障。“这段时间线路在维修中,SOS 紧急求助设备因为需要连接网络,所以暂时不能使用。我们的网络前几天出现故障,已经维修几天了,可景区海拔有 1372.5 米,整体线路维修难度较大,需要一定时间。救援电话也是连接着山上的紧急救援线路,受网络故障影响同样无法使用。”
该工作人员还表示,对于游客在山上迷路或遇紧急情况需要求助,门票上印有景区地图,游客可根据地图路线指引,沿着游步道行走原路下山,若遇到紧急情况且又无网络,可拨打 110 或 119。 这一回应看似解释了缘由,可仍有游客心存疑虑:网络故障维修是否有更高效的预案?在故障期间,景区又采取了哪些额外的安全保障措施来确保游客安心游玩?毕竟,游客的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记者求证:真相渐浮水面
为了探寻真相,大河报・豫视频《看见》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。记者重新拨打了网友视频中未能打通的两个号码,结果显示,第一通电话在几声 “滴滴” 后,被一名工作人员接听,对方表明这是景区服务热线电话;而第二通景区救援电话则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,这与景区工作人员所宣称的 “工作时间电话随时有人接听” 并不完全相符。
记者进一步核实景区工作时间的说法,景区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坚称,从早上八点钟到下午五点半的工作时段内,景区电话都安排了专人值守,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打不通的问题,除非是在下班后的夜间时段拨打。然而,游客被困事件发生在白天游览时段,救援电话无人接听的事实,难免让人对景区的应急响应机制产生质疑。究竟是工作人员疏忽大意,还是背后存在其他未明原因?这一疑问仍有待景区给出更令人信服的解释。
安全漏洞亟待修补
此次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被困事件,无疑给景区的安全管理敲响了沉重的警钟,诸多安全漏洞暴露无遗。
从设备维护角度看,救援电话与 SOS 紧急求助设备本是游客的 “救命稻草”,却双双失效,这凸显出景区在设备日常检修、维护方面存在严重疏忽。景区海拔较高固然给线路维修带来一定难度,但这不能成为设备长时间瘫痪的借口。在旅游旺季来临前,景区是否进行了全面的安全设施排查?日常又是否有定期巡检、维护的机制,确保设备随时可用?答案显然是令人失望的。
应急方案的落实同样存在问题。即便遭遇网络故障,景区也应有完善的应急预案,如增设临时联络点、安排专人在关键区域巡逻以便及时发现受困游客等。然而,现实中游客被困山顶,长时间求助无门,只能自行徒步下山,这反映出景区在应急响应速度、应急措施的有效性上存在巨大短板。
再者,景区工作人员的应急培训是否到位?面对游客的困境,救援电话值守人员未能及时接听,是否对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不够熟悉?这些问题都亟待景区深刻反思。
景区安全无小事,保障游客安全是景区运营的重中之重。此次事件为其他景区也提供了警示,必须全方位排查安全隐患,强化应急管理,确保类似的惊险一幕不再重演,让游客能够安心畅游。